“这倒不是,”吴应熊说,“耿精忠的意思是和康熙一样,给您当侄孙皇帝.以后周、靖、清三皇一家,一起攻打残明。”
“呵呵,”吴三桂笑道,“都说天无二日,民无二王,现在倒好,天下有了三个皇帝.那朕为什么还要灭残明?让朱慈炯也当个皇帝,四皇共治不好吗?”
“父皇说笑了,世界上哪有四皇共治的事情?”吴应熊笑道,“即便是康熙和耿精忠,将来也是陈留、安乐与归命。”
吴三桂笑着点点头,“陈留、安乐与归命是一定的,不过朕也不能封耿精忠一个全须全尾的皇帝。他和康熙是不一样的,康熙现在承袭的是辽、金、蒙古传承下来的法统。可是耿精忠凭什么?他凭什么当皇帝?”
“父皇,这不是个权宜之计吗?”
“权宜之计也不能总是朕权宜,他也要权宜一下!”吴三桂拈着胡须,斟酌道,“不如这样吧,朕就封他一个东靖国主,侄孙皇帝。”
“东靖国主?”
“当年赵构当过江南国主,对内则自称皇帝。”吴三桂笑道,“李煜也当过江南国主,也自称皇帝。朕权宜一下,封耿精忠当侄孙皇帝。让耿精忠也权宜一下,就当个东靖国主.国主兼皇帝,你看怎么样?”
“父皇的意思当然是好的!”吴应熊笑道,“想必耿精忠也不敢不答应.他答应了,总还有几年国主,不答应,等灭了残明就轮到他了。”
吴三桂点点头:“老大,为父年纪老了,打完南京就不想再折腾了以后就在武昌养老,至于灭清亡靖的事儿,等你当了皇上再慢慢打吧。总要让天下人喘口气,也要给你留一点军功,这样才能服众。”
听吴三桂的意思,以后大周是要定都武昌了!
这可是吴应熊意想不到的惊喜啊!
因为他的势力主要在襄阳和河南,而和他比较亲近的吴国贵的势力则在湖南。如果吴三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