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这个所谓的大蒙古国的战斗力,也就决定了欧洲和印度的配合度.特别是印度!
一行人已经沿着苦盏的城墙走了一会儿,从苦盏城紧靠着锡尔河一侧,绕到了城池的南面,面对着波斯-布哈拉-希瓦三国联军大营的地方。
这个时候,在苦盏城南的开阔草原上,一场大战即将开始!
双方的先锋骑兵已经在草原上展开追逐和厮杀了。波斯、布哈拉、希瓦三国的骑兵拥有相当优质的高大战马,速度很快,冲击力也很强,而他们的对手却只有相对矮小的蒙古马。似乎骑兵的优势应该在波斯、布哈拉、希瓦三国联军那边.可此时战场上出现的场面,却是骑着矮小战马的大蒙古联盟的骑兵占据压倒性的优势。
就看见手持超长的竹枪的吴周枪骑兵以数十骑为一队,或以横阵,或以方阵,在开阔的战场上往来奔突,将一群又一群已经快变成惊弓之鸟的波斯、布哈拉、希瓦三国的骑兵群一一粉碎——这些骑兵虽然骑着更优质的战马,但他们在集群作战时,却根本发挥不出速度的优势,除非四散奔逃,才能凭着速度的优势脱离。
而这些波斯、布哈拉、希瓦骑兵一旦散开,就会成为康熙汗的白甲骑兵和准噶尔火枪骑兵猎杀的目标!
康熙的白甲骑兵最善于近战肉搏,他们往往几骑为一组,一旦看见敌方散开的骑兵就会尾随上去,先吊在他们背后放箭,驱赶着他们不停奔跑,等他们的马力耗尽了,再扑上去用肉搏或是近距离的“贴脸射”解决战斗!
由阿奴可敦指挥的准噶尔火枪骑兵的表现同样出彩!
他们在战场上的作用并不是排队枪毙,而是负责为吴周的枪骑兵诱敌——他们往往会列成横队,手持点燃了火绳的火枪,推进到敌方的骑兵群附近,然后打一波齐射,打死几个算几个,打完就退,如果敌人的骑兵不追,那他们填完子弹再来。如果他们追击,那准噶尔火枪骑兵就一边射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