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厚的兴趣。[***]城楼的雄伟,故宫建筑群的金碧辉煌,万里长城的壮观,中国书法艺术的神奇魅力,汉代编钟的艺术底蕴,中医中药的神秘疗效,中国刺绣的巧夺天工,都让他们留连忘返。所到之处,老外们都要购买具有地方或民族特色的纪念品带回去留作纪念或赠送朋友。美国才不过是200年的历史,随便从中国买点东西基本上都可以拿回去当文物炫耀了。
林宇也在美国生活了十几年,对美国人的心理还是比较熟悉的。
美国人对汉语的学习热情可没有国内期望的那么高,汉子对于他们来说如同阿拉伯语一般难懂,在美国,高中和大学都有两门外语的学习要求,除非是想挑战自我或是对中国文化特别痴迷的人,大多美国人情愿去学习西班牙语和法语。比起其他语种二三十人的大课堂,这里的中文课人数真是少得可怜,初级班通常不到十个人,很多人念了一个学期就坚持不下来了,高级班往往只有两三个人,尽管越来越多的美国人认识到了学习汉语可能给他们带来的机遇,但真正能学出水平的人少之又少。
这最主要的还是因为美国这个国家的姓质。
美国是一个由移民所组成的国家,在美国的土地上时常可见各种多元文化的影子,然而这个多由白人组成的民族更多的是受欧洲文化影响,随处可见的教堂,人手一本的圣经,还有校园里的莎士比亚文学课,都标榜着美国西方文化熔炉的身份。然而,随着新移民的到来,越来越多的中国、曰本甚至印度餐馆的建成以及它们居高不下的人气昭示着东方文化对美国人的吸引力。
一直以来,许多的美国人都有着文化缺失的恐慌,美国的文化可以说是最海纳百川,也可以说是最单薄最苍白,现在看到的美国是由无数种他国文化堆砌起来的成果。汉堡披萨派对橄榄球算是最原汁原味的美国本土文化产品了,然而除此以外,很难感受到一个历史只有两百多年的国家所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