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壮哉大唐少年郎 > 第009章:生于忧患,死于安逸

第009章:生于忧患,死于安逸(7 / 8)

术氛围。”

“你是说?”李世民若有所思,似乎抓住了什么要点,却说不出来。

“春秋战国是华夏民族光辉灿烂时期,在这个期间里,出现了儒家、兵家、法家、农家、墨家、道家、杂家、纵横家、阴阳家……可谓是百家争鸣,其后近千年以来,华夏民族的学界都在学习着前人的成果。自汉以后,学术界再无多大进展,李叔叔、老师,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

一口喝下半杯茶水,秦风继续道:“春秋战国之所以成为文明的鼎盛时期,除了各位先贤的过人之姿,还有各国君主的功劳,因为他们对于学术采取了放任发展的态势,各家学派为了主导世间思想,无不竭尽全力去完善自己的思想,一次次的辩论都让各家学说都有所成长,经过无数次的辩论、完善,最终形成了一个完整系统学说,并影响至今。只是自秦以后,学术不但没有前进,甚至还有退步的现象,发展到现在,很多人错误的认为只要背熟先贤留下的文字自己就是圣人了,而他们根本没有用心去理解先贤著作里每一个字所蕴含的思想,终其一生也只是得其形而失其神,这是一个时代的悲哀,也是华夏文明的悲哀。”

“得其形而失其神,确是悲哀!”孔颖达是学界泰斗,他的话最有发言权了。

李世民也是一脸深意。

“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董仲舒与执行此项国策的汉武帝是华夏文明的罪人,把深得人心的墨家打上魔教之名,表面上儒家已经占了上风,但事实上,失去强大竞争对手的儒家,已经没有了前进的动力,没有竞争就没有压力,没有压力就没有前进的动力,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现在这局面。我的意思很明显,学术不应该由政府来控制,而是适当的给予自由,让各家学术在竞争中前进,只有这样,思想和文明才不会倒退,至于朝堂则完全融百家于己用,用儒家治心、法家治形、兵家治军、医家治人、墨家利器、农家治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