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
三国时期,“绍令麹义以八百兵为先登,强弩千张夹承之,绍自以步兵数万结阵於后。义久在凉州,晓习羌斗,兵皆骁锐。”界桥之战,这八百“先登”在袁绍大将麹义率领下竟然击败公孙瓒的“万余”骑,其中还包括精锐的“白马义从”!“瓒见其兵少,便放骑欲陵陷之。义兵皆伏楯下不动,未至数十步,乃同时俱起,扬尘大叫,直前冲突,强弩雷发,所中必倒”,史书中写很明白,这八百人“晓习羌斗”,也就是熟悉“骑斗”,在公孙瓒骑兵冲来时他们躲在“楯下”,“未至数十步”时一起冲出,用千张“强弩”射垮了公孙瓒纵横北地的“控弦”。自此以后,公孙瓒一蹶不振,最终兵败**而亡。
正因为军事史上以步破骑的案例比比皆是,所以就算秦风现在手上有着近十万多匹的战马,他也并没有将五万兵卒全部往骑兵发展的意图打算。步卒有步卒的长处,骑兵有骑兵的缺点。将步族骑兵的长处发挥出来,才是制胜王道,而不是一味的盲目最求骑兵。
突厥让陌刀阵克制的死死的。原因就在于他们是单一的兵卒。弱点优势,实打实的摆在面前,这才能完全克制。如果突厥有一支重型步卒来抵挡陌刀阵的杀招强弩,那么陌刀阵的威力将会下降一个档次。如果突厥有能够刺穿陌刀兵的强弩。陌刀阵亦很难运转自如。
这便是兵种间的克制。同样也是陌刀阵屡试不爽的关键,突厥没有重型步卒与强劲的弩箭。
突厥人作为游牧民族,骑战上自有他的优势,而大唐作为农耕民族,兵卒在骑射上的劣势是不可避免的。
秦风很理性的觉得没有必要盲目的与突厥在骑射上一教高下,依然决定发挥他们中原民族的优势,以科技以兵种之间的配合来面对不久之后的大战。
所以比赛的项目也分为好几种,马上技击、徒步技击、骑射、射术、膂力等多个项目。以兵卒的爱好喜好以及他们自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