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张揉成一团,死死的捏在手心,他惊出了一身冷汗,又惊又怒,又是庆幸!
这里朱昌故意设下了一个陷阱,他知突利十分仰慕大唐文化,一定知道勾践这么一个人物。所以故意以勾践为例子,用勾践的成功,来预示突利将来的“成功”。让他相信对秦风妥协是最明智的决策,让他认为这番话很有道理,从而忽视最重要的一点:勾践真正的成功原因并不是在于他的卧薪尝胆,而是吴王的昏庸、败国!
而点出夷男的心态是朱昌画龙点睛之妙策:一来促使突利下决心,二来,又可抑制夷男的发展,三来,又可以让便是胜了颉利的突利内部造成不稳而留下伏笔,可谓是一箭三雕之策。
“把公主给我叫来。”突利闭目思索,他对一边的侍卫下令,神色中有着深深的愧疚、不舍、怜爱。
安纳托力大骇,大声道:“汗王,我不答应,云儿……”
突利目光如水,挥一挥手,按住安纳托力的话头,叹息道:“岳父,朱昌先生已经说得非常明白,形势不由人。这一切都是我野心膨胀、狂妄自大所致,我不怪您了,反倒要感谢您,让我看清了一些人的真面目,只是做错了事,需要付出代价的,如果没有唐朝的支持,我们根本不可能走到最后。夷男这个人我太清楚了,说不定他已经秘密派人前往长安示好于唐朝皇帝了,我们不能落于人后,不然,我们会给狼群吃得连骨头都不剩下一根,战争是男人间的事情,云儿离开,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安纳托力欲言又止,最终,长长的叹息了一声。他知道,突利的决定是对的,形势严峻,可供他们选择的路已经不多了。
看着实力雄厚、年青气盛,本应意气风发的突利多出来的一丝皱纹,安纳托力久久无言。
谁又能够想到如日中天的突利陷入了一个实力膨胀后的疲弱期?突利需要帮手与后援,更需要时间,可如狐狸一样狡猾的颉利老儿会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