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壮哉大唐少年郎 > 第353章:李渊的坦荡

第353章:李渊的坦荡(2 / 6)

我自幼丧父丧兄,年不过九岁便继任国公,未能体会到亲情的感觉。这午夜梦回,自是伤怀万分。我常年奔波在外,以致儿孙有爹如同没爹,甚至累得他们惨死,心中难安,也倍加珍惜你们。以至于犯了弥天大过……我当皇帝时,因为欠你们实在太多太多,所以对你们确实纵容过度。元吉所作所为若依法理处置,百死难辞其咎,我心如明镜,却依然包庇纵容,耐心呵护。纵观古今,找不到一个皇帝如我那般,因爱子情深,看淡了君臣礼法,枉顾了国家的律法”

李世民低头不言,心下却是万分赞同李渊的这番话。

李渊对他们几个儿子的宠爱放纵,诚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试问有那个皇帝纵容自己儿子自己拥兵开府、分权割地,甚至影响到圣旨的权威,也不闻不问。

李渊续道:“这俗话都有说,天无二日民无二主。可我对你们的放纵却导致太子令与二王教命发至,官员竟如圣旨一般承办,若有冲突唯以到达先后为准,无大小之别。你与大郎、四郎虽无皇帝之名,却掌着等同皇帝的权势。你自小便逞强好胜。有此权势,如何能够不动他心。是我自以为是,单方面的以为你们兄弟齐心……实在未曾想到,因为我的纵容、懒惰,铸造了人伦惨剧。”

“儿臣……”李世民喉咙发哑。在他的父亲面前无法否认,这个皇帝之位,来的确实不正当。

李渊示意他不要说下去,“这立长不立幼虽说是古来的祖训,但古往今来又有几个皇帝严苛遵守?我并非迂腐之人。也想大唐千秋万世,长盛不衰。你为大唐打下半壁江山,你的功劳,朕如何不知。也不是没有人跟朕提议,说秦王功高盖世,理应立为太子。针对这方面,我并非没有考虑过,而是经过多番慎重的思考。选择你大哥。绝不是是因为古训也不是因为父皇偏心,而是我觉得大郎更加适合。至少在当时看来,大郎确实你比适合的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