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来。
如今至少在并州,谁敢说方云的不是,世家或许不说什么,但百姓绝对会啐他一脸。
大量的夜校,使得百姓多少都认识一些字,但更多是来自方云宣传系统的洗脑再洗脑,这部分如今是李儒负责。主要是组织宣传部队,下乡表演。比如歌曲,比如戏剧(方云发明),甚至是说书什么的,反正不忠君爱国的思想普及下去。只是不知不觉,潜意识的把方云宣传为‘君’一样的存在了。
百姓也知道,只是没有点破,如同默许一般。或许在他们看来,方云才最合适成为皇帝一样的存在。在他们的心中,对大汉的感情。已经非常淡泊了。
至于《黄天盛世曲》也成为了军歌,并不对外传唱。只因为第二段开头‘从来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这句话显然对方云以后的统治不利。其实一开始李儒也提议。至少把‘神仙皇帝’改为‘世家门阀’,只是没有通过罢了。
毕竟,这首歌传唱那么久,不少百姓甚至都会唱,若是贸然改歌词的话,难免会有点自欺欺人的意味。再说,方云也不希望百姓真的把一切都寄托在皇帝身上,皇帝只是他们的领路人,但路如何做。本来只能够靠他们自己。
本身他不是革命者,实际上封建时代也不存在什么革命不革命的。百姓的识字率太低,他们根本不懂得什么叫做革命。就如同辛亥革命一样。起事也是留过学的新军,他们懂文化所以才知道革命的意义。
之后北洋军,也是在袁世凯的指挥下才开始支持革命,实际上也是自上而下的命令,只怕下面的士卒,也未必知道革命是什么意思。
方云说是一个革命者,还不说说他本身就是一个造反者。他造大汉的反,所以要最大限度的煽动百姓的怒火,最大限度的吸引百姓的投效,所以《国际歌》显然是最好的选择。
而如今,《国际歌》改名的《黄天盛世曲》从国歌级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