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词告辞而去,刘和的面sè则有些yīn沉,换了衣服急匆匆的去了皇宫拜见天子,实则是想要质问天子到底是何意思。
对于刘和的质问,天子回答说是为为了帮助刘和安抚军心,此事做得有些急了,应该让刘和先上表为众将请封才是。见到天子知情识趣,刘和也不以为忤,心情高兴的离去准备上表了。
第二天,刘和与天子在宫中的对话就被流传了出来,这番对话若是私下里说得,那么对刘和来说是天子对自己低头了,但是一旦传出来,事情就复杂了。
首先,刘和对天子的不恭以及行为的跋扈被有人心给夸大了,并且隐隐的向着不忠不义,甚至篡位谋逆这方面给引导。
其次,天子抢在刘和上表之前就抢先给鲜于兄弟下达诏旨难道仅仅是一时心急,好心办坏事么?又或者是天子有什么想法?特别是鲜于兄弟特殊的身份地位,还有,他们两个的任命都是将这两个原本隶属于幽州牧的人从刘和的手下剥离出来,直接隶属于朝廷管辖,这不是夺军是什么呢?
最后还有一个说法,那就是刘和这个笨蛋不会主动的去上表给自己的部属请封,还要由天子来提醒,这是不是说刘和的政治智慧尚不如一个几岁大的孩子?
在这些谣言沸沸扬扬的暗地里传扬开来的时候,刘和的上表再次让大家大吃一惊,刘和居然只为自己的属下请进爵位,而没有请封官职,这种过分的小家子气真是很难理解。
或许,在刘和的心目中,蓟县的朝廷根本就是一个摆设,因此,去这个毫无实权的朝廷弄什么官职简直就是一个笑话。另外,他只为属下争取爵位,是因为爵位比官职更好听,花费也更少,要知道官职的提升可是要多支出很多的钱粮的,现在的朝廷可是仅仅靠着半个幽州在支撑,当然,方志文也好心的赞助了一些,不过,毕竟朝廷存在本身就是一份意外的开支,所以刘和想要能省则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