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怎么着也得卖三块钱一个,翻三倍!”女记者一边说着,一边对老王伸了伸大拇指,表示这包子的确好吃。
老王的包子在县城小有名气,一是用料足,二是味道好,在县城做了几十年了,没点儿手艺那是不行的。
听到这姑娘夸自己的包子做得好吃,老王眉开眼笑,不过听到她后面那句话,老王的头摇得拨浪鼓似的。
“你这记者同志,净和我开玩笑。我要卖这么贵,那不赶上开黑店的了?”老王笑着说道。
“师傅你还别不相信,你就记住我的话吧,最多一个月,要是你涨价了,就请我吃包子怎么样?”女记者一边说着,一边津津有味地吃着手里的包子,还别说,这包子做的的确地道,不是盖的!
“那没问题,就算不涨价,我也请你吃包子,请央视的大记者吃包子,那可是我求之不得的,到时候你给我好好报道报道就行了。”老王半开玩笑地说道。
“行,没问题。好了师傅我要去工作了,中午还过来买你家包子,给我留着热乎的啊。”姑娘冲老王挥了挥手,转身走了。
“放心吧,什么时候来都是热乎的!”老王笑着大声说道,声音里透着一股子自豪。央视的大记者都说自己家里的包子好吃,这让他感到瞬间自己和自己做的包子,都变得高大上了起来。心情愉快之下,不禁哼起了小曲儿。
“,haomuchisit?”一个身材高大,长着一头金色短发的外国人,站在老王的包子摊前,指着他摊位上冒着热气的大包子说道。
“啥?”听了这一串鸟语,老王刚刚的好心情全都变成了紧张。他可从来没有和外国人打过交道,以前在大街上看到一个外国人,都好奇地要看上半天,现在让他直接和外国人交流,这让只知道“哈罗”、“白白”等几个有限的华夏口音单词的老王,瞬间抓了瞎。
好在对面的外国人也瞬间意识到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