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易鼎 > 第二百六十四章 寻思(下)

第二百六十四章 寻思(下)(6 / 7)

大变化。

原因很简单,全国沿海居民会大量转入渔民行业,沿海一带,就可以不考虑失地人口,至少沿海一带的活力,就大幅度增强。

为了供应大量的渔民产业,造船业会进一步发达,而造船和渔业,又会促进海洋贸易的发展,形成大航海。

一切都是水到渠成,五年之后,就不是王弘毅要大航海,而是整个沿海地区的人要大航海了。

实际上古代除了鱼干,还有咸鱼干,这同样可以达到目的,欧洲就是咸鱼的故乡,促进了大航海。

但为什么古代不允许咸鱼呢?

很简单,咸鱼会破坏盐政,有了咸鱼,百姓何必买盐呢?

就和欧洲普通百姓一样,买几条咸鱼吃,又得了盐分又吃了肉,这会大幅度减少政斧控制的盐利。

所以历代不允许大规模出现咸鱼。

而不允许咸鱼,自然海洋就没有意义,自然就扼杀了大航海。

一切的根源,华夏地区落后资本时代的因素,就只有“咸鱼”二字而已!

这就是为什么王弘毅现在不说“咸鱼”,而说“鱼松”的缘故。

不过夺取天下,海关进一步发展,有了足够国家收入,盐政就算受到影响也无所谓,细盐的廉价化和咸鱼开放,都是必然的事,这会使华夏在几十年内就进化到大航海。

到时候海关和渔业,占天下三成财政和粮食,形成庞大的利益阶层,就算是后世皇帝和宰相想废,也废不掉了,这才不会人去政息。

王弘毅一念而此,顿时“鼎”器大动。

鼎器中紫气氤氲,发出一波波的水光,荡漾着虚空,在宫中仅仅是微波,但到了外面,赤色气运,却发出了滔天海浪之声。

虚空中,荡漾着一圈圈赤气气运,循环流动,隐隐之间,黄色气运浮出。

王弘毅远远看去,发觉了这痕迹,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