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大官人 > 第九二二章 辩论

第九二二章 辩论(4 / 5)

国根基,太祖建国之地!我大明皇脉所在!平头姓尚知祖坟不可轻离,堂堂一国岂能轻去皇脉?轻去则不敬祖宗,不敬祖宗则诸事不谐,若不悬崖勒马、翻然悔过,只怕三大殿被火只是开始!”

那都给事中洋洋洒洒了一通,基本上还是萧仪那套,这已经不能激怒午门上的皇帝了,朱棣哂笑一声,对立在一旁的太子道“来去就是这些,也没点新鲜的。”

“道理只有一个,岂能变来便去。”太子不软不硬顶一句,倒是险些没把皇帝给顶的背过气去。

待那都给事中完,朱瞻基便让部堂高官们言,众大人互相看看,由礼部尚书金纯率先起身言,他缓缓踱了两步,走到雨棚前,威严的看着那些落汤鸡似的言官,部堂高官的气势尽显。

摆足了架势,金纯才开口道“诸位大都是三十岁上下的年纪,对祖宗之事可能不太了解。本官比诸位虚长两轮,又忝为礼部堂官,有些祖宗之事,还是可以跟大家道道的。”

见他一上来就摆老资格,还一口一个祖宗压人,言官们自然面露愤愤之色,却也只能听他下去“五十年前,太祖高皇帝创立本朝,虽然定都南京,但从一开始,太祖皇帝就觉得南京作为大明都城,并不是很合适!”

言官们有些忍不住,甚至有人开口斥责道“一派胡言!”

“安静!”身为主持的太孙殿下,自然赶忙维持秩序,“有什么话,等金部堂完再讲!”

言官们只好住口,金纯继续下去“因为它偏安江南,对控制辽阔的北方十分不利。洪武元年,太祖皇帝下了一个诏书,言道‘江左开基,立四海永清之本;中原图治,广一视同仁之心。以金陵、大梁为南、北京。’这个有据可查,诸位如果没听过,可以到本官这里,查看太祖皇帝的圣旨原件!”金纯显然有备而来,完,两名中书官员,便展示出一份有些年头的圣旨。只是落雨纷纷,不便到言官群中展示,但显然不可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