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金鳞开 > 四二四 轻裘缓辔踏地来(十)

四二四 轻裘缓辔踏地来(十)(4 / 6)

在筹备重开市舶司事了。

等江南那些政治立场有问题的人意识到国家即将大规模开海。恐怕真是哭都来不及。到那时候,非但错过了入股市舶司的机会,就连组建船队。取得海贸公凭的机会都没有了。

从长远角度来说,海贸公凭其实遏制了海商规模的自然增长。并不符合商业规律。然而现在的大明还是一个农业国,必须保证足够的耕地面积。如果彻底放开海贸,生丝、茶叶作为主打产品的需求量会一路走高。

那时候势必会有人将土地改种桑树、茶树,由此带来的负面影响已经很明显了:原本江浙一带的鱼米之乡,都需要从外地输入粮食。随之带来的粮食价格上涨,则会直接影响底层百姓的生活状况,危及大明统治。

而且供货量一旦卡紧。货物价格就会上涨,而欧洲、日本对华夏的丝绸、茶叶、瓷器有着极大的需求,即便价格高些也会大量购买。这自然能加速金银等天然货币向大明流入。

有了大量的天然货币流入,才能够作为准备金。发行真正意义上的纸币。

这环环相扣的社会进步,绝非一天两天能够完成的。朱慈烺心中已经画好了蓝图,准备用自己的毕生精力来将大明推上一条谁都无法扭转的轨道。这需要稳定的社会环境,所以有时候,朱慈烺甚至忍不住想跟东虏媾和。只要他们愿意退出北京,仍旧让他们暂时呆在辽东。

只可惜,东虏并不觉得自己到了山穷水尽的时候。

尤其是龚鼎孳再次出现在武英殿上的时候。

……

“臣几经探查,终于可以认定,残明之所以有此回光返照。全赖明太子朱慈烺一人之力。”龚鼎孳站在殿上,对着七岁的顺治,以及坐在皇位旁边的多尔衮,侃侃而谈。

他的确是下了功夫,做足功课,从崇祯十六年的京师大疫,皇太子出宫赈灾防疫,组建东宫侍卫营,一直说到领兵平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