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盛唐风流 > 第三百一十八章关林庙中请贤才(上)

第三百一十八章关林庙中请贤才(上)(4 / 5)

了门来,当然了,李显之所以能如此准确地找到人,全都是庄永所领导的暗底势力“鸣镝”的功劳,可却万万没想到方才刚见面,居然就被张柬之一口道破了来历,饶是李显脸皮厚,也不禁被弄得颇为尴尬,只得以放声大笑来加以掩饰。

“常听故友谈起殿下,张某侥幸于其处得见殿下之画像,不敢或忘焉。”张柬之并没有附和李显的笑声,一挺腰身,坐直了起来,慢条斯理地拿起正在小火炉上烧着的茶壶,给李显斟上了一小碗,比划了个“请”的手势之后,这才慢吞吞地回答了一句道。

“故友?画像?”张柬之不解释还好,这一解释之下,李显反倒更糊涂了几分——李显于画之一道上造诣有限,平日里自是甚少作画,更不可曾让人专程为自己画过像,还真是搞不懂张柬之所言的那个故友从何搞来的画像,愣了片刻,这才狐疑地看着张柬之,一派等着其出言解释之做派。

“德者,世人皆云:忠、孝、仁、义、温、恭、谦也,于某而言,不过直心耳。”张柬之并没有解释其所言的故友为何人,反倒是回答了李显一开始所提出的问题。

“直心?好,好一个妙解,人若是心中有正义,则为德也,然,孤却又有另一问,为正义故,可取不义之手段否?”李显好歹有着三世的记忆在身,前世算是饱读了诗书,后世又广阅群书,更从网络上看过不老少的奇谈怪论,这一世虽少涉文事,可论及胸中才学,却绝不在当世大家之下,可一听张柬之解释得如此神妙,还是忍不住叫起了好来,不过么,李显叫好之余,还是没忘了正事,这便顺着这话题再次提问道。

“义有大义小义之分,利于社稷者,为大义也,大义之下,当可不拘小节,然,非不得已,不可妄用之,此君子与小人之分际,何弃何取,唯人自择之。”

李显这个问题极为的刁钻,颇有晋人问难之遗风,不过么,张柬之却一点都不在意,连思考都免了,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