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东夷国家都不是公孙氏的对手,所以常常会受到公孙氏的欺凌,沃沮、东濊、挹娄三国尤为严重。
自从公孙度去世,公孙康接任以来,就更加变本加厉的征收税赋,并且强征男丁入伍,抢掠妇女、牲畜,沃沮、东濊、挹娄三国的百姓苦不堪言,纷纷被迫东迁。而高句丽和扶余两国,也因为和公孙氏连年的战争而无法自拔,本身经济就不怎么景气,结果弄得国立下降了不少,也无力对抗公孙氏,只好和公孙氏订立和平条约,并且承认公孙氏在辽东的霸主地位,只要公孙氏想要干什么,他们就必须跟随在公孙氏的**后面,过着忍气吞声的曰子。
除此之外,公孙氏更是垄断了盐铁生意,把盐高价卖给高句丽人和扶余人,赚取了不少保利,但高句丽和扶余的国力不如公孙氏,如果反抗的话,很有可能会遭受到灭国之灾。
也正是在这个时候,阚泽来了,带着大汉的拳拳诚意,说服了东夷各国,使得东夷各国都抱成了团,统一来协助汉军对抗公孙氏。
不过,高句丽王很担心阚泽一走,联盟就会瓦解,所以强行把阚泽留在了高句丽,让阚泽担任盟军的总指挥。阚泽便把这里的情况写成书札,派人送到彭城,向张彦说明一切。
张彦看到这份书札之后,对东夷的情况大致有了了解,便同意阚泽留在东夷,但名不正则言不顺,所以张彦也不吝啬官职,直接给了阚泽一个东夷大将军的职位,让他统管这支东夷联盟的大军,并且积极的配合汉军的作战,并且把他的计划秘密的传给了阚泽,让阚泽依照计划行事。
就在公孙恭滞留在朐县的时候,张彦早已经带着诸葛亮离开了彭城,便装前往幽州,只有他们两个人,一兵一卒也不带。因为,贾诩已经在那里布置好了一切,张郃、高览等人也都是精兵强将,足可以对付辽东的公孙康。
而彭城,则依旧交给张昭、陈群、顾雍三人代为管理,许褚、徐盛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