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数收编,称为“东州兵”。这支军力虽然引起了不少民患,但是也成为刘璋继任后平定赵韪内乱的决定姓力量。
初平二年(公元191年),刘焉更造作乘舆车重千余,欲称帝。就在此时,荆州牧刘表便上言朝廷,说刘焉割据益州,似乎有造反的迹象,反而引起了刘焉的注意,不敢再有什么大动作。
此后,刘焉称病,让朝廷将其子奉车都尉刘璋从京城派到益州,刘焉趁机将刘璋留在了身边。
兴平元年(公元194年),在朝中的长子左中郎将刘范和次子治书御史刘诞与征西将军马腾策划进攻长安,但密谋败露,逃往槐里,马腾兵败,退还凉州。刘范不久被杀,刘诞亦被抓获处死。议郎庞羲送刘焉的孙辈入蜀免受牵连。此时绵竹发生大火,刘焉的城府被焚烧,所造车乘也被烧得一干二净,四周民房亦受其害,刘焉不得已迁州治到成都。因为伤心死去的两个儿子,又担忧灾祸,不久便发背疮而死。
刘焉死后,其子刘璋便接替了父位,继承了益州牧和阳城侯的爵位。不过,刘焉的部下赵韪却认为刘璋太过软弱,不足以震慑全州,便密谋造反,取而代之,结果事情泄露,刘璋便借助“东州兵”的势力,平定了赵韪的叛乱,逐渐稳定了自己在益州的统治。
但是正如赵韪说的那样,刘璋确实太过软弱,没有刘焉的那种进取之心,虽然益州仍然处在半读力状态,但是当面对汉中张鲁的曰益强盛之时,刘璋却无计可施,经常被张鲁欺负,其部下的仁人志士,都思得明主。
当张彦的使者抵达这里时,刘璋的别驾张松,便建议刘璋顺应时势,归附张彦,借助张彦的势力,来除掉汉中的张鲁。
刘璋对张松的话很动心,这些年来,张鲁一直是让刘璋头疼的一个人物,派出与张鲁作战的军队,都是败多胜少,于是便接受了张松的建议,派遣张松为使者,前往彭城,去向皇帝进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