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旁若无人的对宁成吩咐道:“贤弟,这些书简,这两天你找人全部抄录出来一份出来罢!”
“诺!”宁成点点头。
张汤走到义纵等人身前,笑着道:“义舍人来读书啊……”
然后,张汤又看了看义纵身边的三个少年。眼中闪过一缕可惜。
这三个少年。原本都是默默无闻,靠着赀财或者父辈的荫补,才混进了太子宫,当的也是打酱油一类的小官和侍从。
开始。谁都没把他们放在眼里。
但偏偏,却被义纵看重,视为心腹,放在身边培养。
原本张汤都没怎么留意。更没怎么放在心里。
可谁成想,在这三人的辅佐和帮助下,义纵居然接连的几乎完美的完成了太子交代下来的好几个任务。
其中甚至不乏,张汤自认为即使自己上阵,也可能讨不到好的一个事情。
这就让张汤不得不重视起来。
这个太子的小舅子,未来的国舅爷,可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废柴。
在经过一段时间观察后,张汤更是发现。义纵所笼络的这三个亲信,居然人人都有特长。
譬如,左侧那个看上去很瘦弱的少年,名叫咸宣,虽然出身很差,勉勉强强才靠着父辈的功绩和人脉混进太子宫来混资历。
但这些天下来,张汤就发现他虽然年轻。不过是个刀笔吏的出身,但办事很稳妥,有着不属于经年老吏的沉稳。
而右侧那个看着像个木头一样的家伙,名曰杜衍,出身更烂,是靠着老爹有钱,用钞票开道进的太子宫,担任的也是文书一类的小吏。
然而,张汤却不敢轻视他。
因为,前两日。张汤与剧孟饮酒时。曾听剧孟提起过,这个杜衍,有着大将之风,在军事上的天赋相当高。而且学习能力很快,剧孟已经打算跟太子提议。提拔这个杜衍担任宫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