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和来年的粮种,卖了钱后,他们会很小心的藏起来。
老百姓们的忧患意识。自古以来就很强烈。
尤其是受过一次破产,流离失所之苦的农民。
但是,闽越国世子骆郢却是看着这一切都惊呆了。
骆郢虽然自小就被送来长安,然后就被金丝雀一样的养在深宫。
但他却不是不识民间疾苦的贵公子。
许观一直以来,就教导他。闽越苦。闽越的百姓很苦,每年死于出海和饥荒的百姓,不知道凡几。所以,为了闽越国民,世子应当忍辱负重,卧薪尝胆,将来回国。兴仁政。聚士民,强军国,然后南伐南越,东取东海,一统三越!
许观这样教育,本意是好的,希望骆郢将来回国后能成为一代明君。
甚至重现越王勾践的辉煌,称霸中国。
但问题的关键是。许观为了强化骆郢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感,只顾着强调闽越穷、闽越苦。必须要南取南越,东收东瓯,才能让闽越百姓过上好日子。
从小就在许观这样的强调下长大的骆郢,自然而然的,就会不自觉的产生一种‘孤是闽越希望’‘一定要带领越人过上好日子’的想法。
虽然可能等到骆郢回国后,即位后,这种中二想法会深埋心底,甚至彻底忘记。
但,在中二期的时候。单纯耿直的少年,还是一厢情愿的认定,自己负有带领越人子民过上幸福生活的使命。
这也是东方式君主大多数情况下的普遍想法。
东方的君主,上要对天地神明祖宗江山社稷宗庙负责,下要对黎庶臣民的幸福安康负责。
哪怕是暴君,也需要仁义道德来遮羞,也要讲爱民如子,也要说祖宗宗庙如何如何。
此刻,见到汉朝一个普通农民,还是一个受灾后流离失所,不得不来到天子皇庄里寻求庇护的灾民家庭,居然是仓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