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我要做皇帝 > 第七百四十六节 赵佗入朝(3)

第七百四十六节 赵佗入朝(3)(5 / 8)

不止他清楚,周围人也都清楚。

这是他倚老卖老,屡试不爽的招数。

然而。当乐声响起,赵佗忽然停住了脚步。

“我送舅氏,曰至渭阳,何以赠之?路车乘黄!”童子们清脆而又充满了童真的声音,将这首秦风送出十里。

赵佗忽然笑了起来。

“我送舅氏,曰至渭阳。何以赠之?琼瑰玉佩!”

“此乃高帝唱诗童子罢……”赵佗对着一旁的太常窦彭祖问道。

普天之下,还有谁人能组织得起,或者可以组织,这样的童子唱诗班?

除了高帝刘邦外,没有人那个资格!

刘邦生前酷爱唱歌,所以,他死后,汉家历代天子,都会从丰沛之地,遴选数十或者百余五岁至十一岁的童子,精心教导,让他们在高庙和长陵帝陵以及沛县的原庙,每月初一十五,为刘邦清唱他所爱的那几首歌谣。

是以,当今天下,汉室之内,列侯勋臣将相,根本没有人敢养唱诗童子班。

唱诗童子与刘氏冠,在汉家是唯二的禁忌。

今天,刘氏天子居然为了迎接他,将这高帝的御用唱诗班都调来了。

这份诚意,赵佗不是瞎子,自然看的明白。

而这首秦风的意思,赵佗,更是心里跟镜子一般清楚。

吴越尚且同舟,何况南越与汉?

赵佗只在心里想了片刻,就立即丢掉拐杖,睁开侍从的搀扶,大步前行,跪到前方的天子仪仗之前,叩首而拜:“老臣南越王赵佗,恭问陛下圣安!”

这倒并非他就真的被感动的稀里哗啦了,愿意从此就当刘家忠犬,指哪咬哪了。

混到他这个年纪和地位的人,也不可能有这样的情况发生。

甚至,可以说,哪怕是始皇帝从骊山走出来,他恐怕也未必会跟当年一样,乖乖的趴到人家脚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