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捆成捆的弩箭,被人装上马车。
一柄柄的手弩,被装载到车厢之中。
很快,从武库直到灞桥,数百辆运输军械的马车,排成了一条长龙,以至于堵塞住了某些交通。
而在城市的闾里,一个个官府的差役,穿街入巷,敲开许多人家的家门。将一张张加盖了官府印章的公文,交到了这些人家的家主手中。
这些公文上,用着楷体书写整齐:某闾某户男某某,奉丞相之命。征尔从军,请于今日午时,至南军某校场报到!
这些都是被征调的民夫,作为给大军输送和保养各种后勤物资和军械。
而在城外,更大的规模征调,也在进行。
要维持一支五万人的军队在高强度的战争环境下作战。至少需要两倍以上的民夫负责各种杂事。
于是,无数妻子,开始默默为丈夫打点行装,无数的母亲,急忙为儿子准备远行的干粮,无数的兄长,将之的弟弟妹妹叫到身前,叮嘱家里事务。
关中人对这种作战动员,一点也不陌生。
相反,他们非常适应这样的节奏。
从商君开始,关中大地上生活的百姓,就已经习惯了将自己的亲人送上战场。
对关中人来说。
军中自有颜如玉,军中自有黄金屋。
从军,哪怕是当一个民夫,也可能改变自己和家人的命运。
只需要一个机会,一个恰到好处的机会,能获得一个军功。
自己和家人甚至子孙后代的未来,就将彻底改写。
所以,没有悲伤,也没有不舍,更加没有撒泼打滚,死活不去。
妻子为丈夫系上配剑,背上弓弩,含情脉脉的叮嘱着:“夫君此行,无忧家中,妾自会照看好家中父母与诸小子,只待君归!”
老父亲持着拐杖,教训着儿子:“且当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