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我要做皇帝 > 第八百四十八节 武夫当国(1)

第八百四十八节 武夫当国(1)(6 / 7)

子为士卒吸允浓汁,其母闻而哭号:吾子死矣!今陛下安排这样一出,从今往后,三军将士,恐怕都会在战场争先恐后,杀敌报国了!”

周围几人闻言,也都纷纷点头。

当年吴起的手段,与如今天子使用的招数相比,简直是弱爆了啊!

这样的一幕场景,别说是长安军民了,哪怕自己这些素来不主张以血还血,以牙还牙,反对战争的人,看了都有些感动。

“诸君,看来,我们都需要好好反思了……”有人说道:“当今天下,大势已然改变,再不改变,我等鲁儒一系,恐怕将要就此沉沦了!”

这些人,都是鲁申公的关门弟子。

他们是受师兄赵绾的邀请,从鲁国入京,商量鲁儒一派该何去何从的。

现在,这天下大势,变得对鲁儒派越来越不利了。

尤其是今年以来,公羊派甚至都渗透到了鲁国曲阜和谷城之中,招收起了门人弟子和学生。

而更让人恐惧的是——鲁国的地主和官宦家族的子弟,纷纷踊跃报名。

鲁儒一系,则因为被牵连到了淄川、济南诸王的案子之中,损失惨重。

数百位核心骨干,被中尉郅都毫不留情的砍掉了脑袋。

更可怕的是,天下舆论对此都毫不同情。

甚至,雒阳的重民派这个新兴的异端,还对此大唱赞歌,认为中尉和廷尉杀的好!

这些祸国殃民的贪官污吏,就应该用严刑酷法予以震慑。

连带着民间对鲁儒一系的观感,也开始变得极差。

数年来一直没有发声的天下知名的大儒,济南的伏公,甚至也私底下批评了鲁儒的作为,认为他们是:助纣为虐,不修私德。

伏公的评价,成为了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当今之世,济南伏公在思想界和舆论界的地位,相当于战国时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