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挽马、犁具,一应俱全,全是那小子拿着军功赏赐从少府换来的。
更夸张的是,地方上原本高高在上的士大夫豪强,立刻就上门了。
强行的,非要塞个妹子给那个小子为妇。
甚至,还有人听说过,有列侯看中了某个卒子出身的小子,将一个旁系侄女下嫁的神话!
既然,战争能解决房子、票子跟妹子。
那,在这片土地上的人,就根本无法拒绝拥抱战争。
马邑之战后,关中民间的好战情绪,攀升至汉兴以来的顶点。
人人爱武技,家家有弯弓。
士大夫子弟出行,不再以长袖翩翩,温文儒雅而自豪。
相反,大家都迷上了炫耀武技和骑术。
从平民至贵族,人人争相以家中有武人为傲。
民间的民众呼声,因此裹胁了学术界和思想界,迫使学术界和思想界,不得不迎合百姓的声音。
因为,假如某个学派不把自己的立场摆正,傻啦吧唧的呼吁和平,高唱‘兵者凶器,圣人不得以而为之’。
那么,百姓和地主豪强们就会用脚投票——你都不能为我们说话,我为何要送子弟去学你的学问?
而被裹胁的学术界和思想界中散发出来的好战思想,又反过来,影响了百姓的选择。
在很多百姓眼中,既然连人品高洁,学识渊博的君子们都认为‘襄公复九世之仇,春秋大之’‘汉贼不两立’‘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那这就一定是对的。
当然,也有些故作清高,非要特立独行,以此标榜自己确实跟其他人不一样的家伙。
狄山就看着满城的战争气氛,捶胸顿足,跟死了爹妈一样,阴着一张脸,对自己的同窗们道:“兵者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高皇帝伐匈奴,困于平城,孝惠、吕后之时,以和亲故,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