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是还想打来着,可是大清的皇帝不乐意了。
哪个国家的国库,都不会是满满当当的,国库里的银子本就不多,还要这样那样的,不是这里增修水利,就是那里灾情赈灾。
要花银子的地方多的很,偏偏军队的开销又不小,还越打越怂。
以前还能弄些好处回来,且经常听见打胜仗的消息,现在好处没了,还打的全是败仗,皇帝自然不乐意。
于是就派人将大清的将军调遣回京了,同时让人送来了求和书。
这求和书嘛,能看到的自然是皇上等皇室的人,百姓们只是听说了这回事,总的来说,求和书的大概意思就是。
咱们大清和大齐,本就是邻国,老是打打杀杀不好,所以就和好吧。
同时还让人送来了赔礼,说是要不了多久,还会有大清国皇子级别的人物,亲自来大齐赔罪,商讨两国建立友好邦交的事宜。
这种事皇上自然乐意,于是就昭告天下了,还言明边关之事,全是离王府世子,苏清吟的功劳。
一时间,百姓们纷纷感慨大齐的将士们勇猛,同时苏清吟那荣华世子的威名,也成为了京都的美谈。
连带着络轻纱的名号,也老是被人提起,一听说她在养胎,一个个都是满口祝福。
好似以前络轻纱做的那些不靠谱的事,以及那些无良的名头,都被人遗忘了一般,众人想到的,全是她的优点,以及她络侯府后人的身份。
一提起现在的离王府世子妃,也就是无良公主络轻纱,就不得不提皇室的另一位公主,也就是唯一一个现在还没嫁出去的公主。
百姓们不时拿着络轻纱跟苏清茹做比较,言辞间都是对苏清茹的贬低,以及对络轻纱的吹捧,虽然这吹捧,很大成分是来自于苏清吟。
可这种结果,依旧让苏清茹很不满。
络轻纱不能出府,外面的声音一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