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我,老前辈你最好不要劝皇上将奏疏留中不发。
而且在这封奏疏之前,万历皇帝很少对奏疏留中不发,奏疏都能按正常程序走。
陈矩乃是如今司礼监里排名第四的秉笔太监,地位很高,类似于文臣里的大学士。
这要是在谍战里,自己肯定会被怀疑为清流势力埋伏在首辅身边的卧底,然后拉出去上刑甄别了!
稍加思索后,林泰来编出了一个理由:“其实,清流势力那边有我的细作,所以雒于仁上疏之前,我就已经知道了。”
既然没有能力挽回局势,那就抽身而去,悠游林泉,以后的烦恼也与我无关了。”
如果一位老大说“我想退位”,很可能是陷阱阴谋,尤其在影视里面。
当然万历皇帝也不是完全荒废政务,对于他认为有必要回应的奏疏,还是有御批下发。
就自己干的那些事,废了清流多少人,怎么可能是卧底?
想到这里,林泰来忍无可忍的叫道:“老前辈你清醒一点!不要污人清白!”
张诚、孙暹、陈矩、田义等几名最有牌面的司礼监大太监,忧心忡忡的站在殿外,看着闪动烛光的窗户,不敢离去。
所以最佳的处理方式是,首先将奏疏留中不发,然后私下里想办法劝说也好,威逼也好,让雒于仁主动辞官,为陛下出气。”
不得不说,申时行这左右调和的功力也是炉火纯青了,但改变不了大势。
林泰来叹了口气,“我说的内阁危机不是当下,而是以后,不是眼前,而是长远。
先看看你自己的处境,《酒色财气疏》上面,可是暗喻了你!
所以,你又是怎么知道这篇奏疏里的内容,甚至还非常详细的知道,这篇奏疏是《酒色财气疏》?”
林泰来只觉得莫名其妙,“难道我说的不对么?难道我这个立场不正确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