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四转头对王三说:“敢问一句,若给林泰来升授右佥都御史,翰林修撰和三部郎中这些原官如何?”
王三顾左右而言他,“按朝廷典制办就是,该怎么办就怎么办!”
王二这才恍然大悟,差点被王三蒙混过去!
这里面有两个华点,自己刚才没在意就没往这方面想。
监察体系官职和事务官职是互相独立的,没有以监察官兼事务官的道理,比如不可能有御史兼郎中、巡抚兼布政使这样的官职。
在整个大明,这样兼官只有极个别的罕见例子。
至于某些总督的右都御史兼兵部尚书,某些巡抚的右副都御史兼户部侍郎之类情况,是因为两个官名都是虚衔,并非实职。
所以林泰来如果真升右佥都御史,那么相应的,原有三部郎中和翰林院修撰都要免掉了。
第二个华点就是,如果真以右佥都御史出差,按照体制惯例,那就成了长期出差地方的工作性质了,失去了纯粹京官的地位。
想要再回京师,还得多费一点手续,不能想回就回。
有的人可能为了虚名,愿意付出这样的代价,但从赵四的表态来看,林泰来显然不愿意。
对林泰来而言,可能实权比虚名更重。
赵四给了王三一个台阶下,“林泰来本就是以京官出差地方,不必再另加什么御史官衔了。”
此时赵四又有了新的感悟,难怪林泰来先前死命推自己入阁。
如果没自己人在中枢盯着,真是很容易出事故,一不留神就要被坑。
王三见小计谋被识破,冷哼一声,反问道:
“那你说,又要在陕西督理粮饷,又要升级,该配置什么合理官职?
在京师升一个太常寺少卿或者大理寺少卿,去陕西督理粮饷也不伦不类!
难不成给一个陕西按察副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