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嘱托兵部员外郎申用懋,今晚回家后再探探口风。
当晚申用懋回了家后,向申首辅询问道:「听说今日父亲又被弹劾了?」
申首辅反问道:「你觉得,我应当如何处理?」
申用懋很有智慧的答道:「小不忍则乱大谋,以及大丈夫能屈能伸,还有宰相肚里能撑船。」
「滚!」申首辅让好大儿圆润的滚了。
收到风的林泰来叹口气,看来只能暂时冷处理了。
反正不能在首辅心情敏感的时候,进一步激化矛盾。
又到次日,林泰来到吏部巡视,在大门恰好遇到王天官准备出去。
打招呼的同时顺便问道:「有什么事情竟然能惊动老冢宰出去?」
王天官答道:「为工部尚书和工部侍郎两个官职,朝廷部院大臣今天合议廷推。」
吏部提名、大臣廷推、皇帝最后御批是朝廷大员的主要选用方式。
林泰来随口道:「先前在部议上,我之所以赞同提名曾同亨为工部尚书,主要是为了你的威信考虑。
如果吏部提名的人选在廷推上过不去,岂不是严重打击你这个吏部尚书的威望?
所以我就放过了曾同亨,让你多多积累威望。」
王天官答话道:「你我之间,不用说这样的见外话了吧?
对了,文坛大会马上要开了,九元你不要忘了此事,留出一天时间。」
虽然可能是最大受益者,但林泰来还是本能的吐槽说:「可真够仓促的,这能算大会?」
就像林泰来所指出过的,文学重心总体趋势是不断下移,从馆阁转移到郎署,又从郎署转移到了山林。
在这个趋势下,京师也渐渐的失去了文学中心地位,地方文学山头兴起。
仓促在京师召开文坛大会,只怕九成的文坛大佬都参加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