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杨俊民率先说:“有何不可?若在惯例中推举,朝廷中没有各方面都合适的人选,那就只能破例了,总不能长久空缺吧?”
作为一个回合制游戏,清流势力加山陕同盟旗帜鲜明的表态了,下面就轮到对家出招了。
很多朝臣还是按照老惯例,齐齐看向林党势力最大的那个官员。
但大司马叶梦熊却毫无自觉,看向了周应秋。
叶大司马很清醒,各人的天赋点不同,有的人可能更适合这样场面。
不是每个年轻人面对一干朝堂大佬,都敢侃侃而谈,甚至还要针锋相对、顶嘴驳斥的。
脸皮厚、心脏大、后台硬、反应快、嘴皮利,几大优点缺一不可。
周应秋心内暗叹一口气,向前一步,站在了叶大司马前面,疑惑的说:“孙丕扬?总是听到这名字。”
众朝臣有点无语,姓周的你这话是想表达什么意思?表示你的无知,还是对朝廷人物的生疏?
随后周应秋说:“怎么就没有合适人选?又何必要破例?我举荐南京吏部尚书王弘诲!”
众人只感觉,这年轻人脸皮确实够厚。
虽然理论上参加廷议的人都可以发言和推荐,但你这样一个新人这样不觉得冒失吗?
当即就有礼部左侍郎赵用贤站出来,反驳说:“第一,孙公乃是嘉靖三十五年登科,王弘诲只是嘉靖四十四年的,无论资历名望功绩比孙公所差甚远。
第二,王弘诲一直在南京为官,多年未到京师,根本不熟悉朝廷状况,如何能骤然为天官?
放眼满朝,确实只有孙公最为合适做天官,所以才有破例之议。”
周应秋高声道:“孙丕扬,孙丕扬,又是孙丕扬!好像有个孙丕扬,就能包揽一切!”
最开始发言的杨俊民不满的呵斥道:“孙公乃是科名老前辈,做人要知尊老敬老,对老前辈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