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伏藏师 > 章节目录 第三百二十四章 预言奇书

章节目录 第三百二十四章 预言奇书(2 / 4)

俗的武功秘籍……那些也应该被叫做‘伏藏’吧?”

当然,他也知道,天下秘籍众多,其中一部分是毫无价值的,就像是世界上所有的古董一样,有的价值连城,有的却仅仅因年代久远而被称为“古董”,实则一钱不值。

真正有价值的藏地古卷才能被称为“伏藏”,而且凡是“伏藏”,必定带有某种轮回转世的神秘色彩,能够给后世修行者带来智慧启迪,一旦被发掘出来,就会如温暖阳光一样照亮藏地的大小山川。

那么,历史上的任何事件人物,都逃脱不了“祸福相依”的哲学真理。

能够启发百姓心智的东西,必定会成为统治者的心腹大患。文人墨客因“文字”而招致杀身之祸的不在少数,历朝历代,都有因此而被满门抄斩、诛灭九族的。

封建社会中,尤其以满清前期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四朝的文字狱最为酷烈,最著名的罹祸之诗就是“清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这两句,堪称是“文字狱”的代表事件。

该事件中,最接近于真相的说法是这样的——该诗句出自徐述夔的《一柱楼编年诗》,徐幼负才名,自认为是状元的料,后来却科举不利,满腹牢骚,经常写诗以发泄自己的不得志之忿恨。比如,他所建一柱楼挂紫牡丹图,题诗“夺朱非正色,异种也称王”;夏天晒书,风吹书页,题诗“清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见酒杯底儿上有万历年号,题诗“复杯又见明天子,且把壶儿搁半边”;晚上听到老鼠啮咬衣服,题诗“毁我衣冠皆鼠辈,捣尔巢穴在明朝”……

这些诗句中的“清、明”被别有用心者上报,称“清”即为“清朝”、“明”即为“明朝”。

乾隆大怒,下令将已死的徐及其子怀祖剖棺戮尸,孙子、校编诗集者被处斩,江苏藩司等一批官员被革职。

《东华录》记载:乾隆四十三年十月上谕是官方记录,给徐述夔定“大逆不道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