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大明:寒门辅臣 > 第一千三百八十二章 坦诚布公一次

第一千三百八十二章 坦诚布公一次(3 / 4)

是如何实现,只是凭一人之力做不到,这才有了格物学院。学问这东西,只有传开了才有意义,才可以发挥更大作用。”

朱元璋沉吟了会,点了点头:“朕知道了,明日闭门在家,哪里都不要去了。”

顾正臣着急起来:“陛下,臣听闻日本室町幕府派的使臣明日——”

朱元璋一瞪眼:“所以,你不要出门!别拿着一张弓站在城门口将人给射死了,别说你没这个心思。”

顾正臣憋了一口气:“臣不希望任何一个倭人的脚踩在大明的土地上,射死几个,大不了陛下将我的百户也摘了,回去当个大头兵。”

朱元璋沉声道:“停!”

辇车不动了。

朱元璋指了指帘门:“滚,明日敢生乱子,朕将你腿打断。”

顾正臣一把将橘子塞到嘴里,含混不清地行礼告退,然后下了辇车,目送辇车离开,才对走过来的林白帆道:“明日的计划取消吧,陛下不让节外生枝。另外,给唐大帆传个话,可以递奏折了。”

林白帆点了点头。

顾正臣迈着轻松的步伐,这次抓住了机会,开诚布公地说了一些话,虽然出乎老朱的意料,但老朱应该听进去了。

猜来猜去,最是容易出现误判。

说开了,说明了。

接下来的事,应该好办一些了吧?

当日傍晚,朱元璋便看到了唐大帆的文书。

文书以“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为要义,洋洋洒洒两千言,只为了说明一个道理:

科举考试只考四书五经,导致的结果是“空谈误国”,唯有增设科举学科,改变科举考试内容,不唯文章论,才能出“实干兴邦”的人才。

看着这封文书,朱元璋终于明白了顾正臣坦诚的用意。

格物学院是马克思学问之地,践行的是马克思学问之路,这些年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