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哪里留学、生活过一段时间的,对那里就有一些情感上的认同,至少有了好感。加上知根知底,也能掂量下自己的分量,不至于做出什么过于离谱的决定。
比如朱祁镇,留学期间结交了不少好友,离别的时候还忍不住哭了几嗓子。复位之后,对瓦剌的态度,那也是相当温和。
这就是留学吃过羊肉的好处……
高丽人嘛,诚信上多少有些问题,认知上也有些不足,让他们留学,矫正下认知,挺好,至少能减少战略误判,不至于做出“出兵三万,干掉大明”的奇葩想法。
这是老朱要的物资,要确定的规矩。
李成桂并不介意送儿子去大明读读书,反正还免食宿,不算啥大事,送马、送牛,困难是困难点,也不是不能办,可让李成桂放弃鸭绿江以北地区,实在是太不甘心了。
思索良久之后,李成桂正色道:“其他事都好说,女真各部落那里,还需要商榷。”
顾正臣摇头:“就以鸭绿江为界,以南是高丽,以北是大明,或是大明的羁縻之地。当然,只要高丽的军队不出鸭绿江,你们能让多少女真部落听命,大明不会阻拦,也不会发兵征讨那些臣服高丽的女真部落。”
李成桂想了想,依旧摇头:“许之以利的本事,高丽比不上大明,若任由你们一点点蚕食,那我们又能留几个女真部落听命?大明提了如此多苛刻的条件,高丽能得到什么?”
顾正臣直言:“高丽得到什么不好说,但你将得到王位,得到大明的认可与册封。”
“就这些?”
李成桂反问。
顾正臣缓缓点了下头:“这些,还不够吗?当然,我本人还有另外一项提议,不代表皇帝。”
“哦?”
李成桂疑惑地看着顾正臣。
顾正臣抬手,指了指南面:“听说倭寇常年进犯高丽,高丽深受其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