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人站在了窗户外,在这之前,父亲可不准大家接近,哪怕是自己这个亲儿子也不行。
可现在,竟有人走了进去。
罗贯中从抽屉里拿出一个黑色的包裹,老手缓缓打开,露出了里面二十本册子,五本一摞,整整齐齐地摆好,对顾正臣伸了伸手:“这便是初稿,共一百六十回。”
顾正臣看着眼前的一本本书,很是感慨。
一百六十回,分了二十本书,一是因为书册薄,二是因为罗贯中年纪大了,写不惯小字,字迹稍大一些。
一样是章回体的形式,但可这比三国长得多。
顾正臣伸出手,拿起一本书,打开来看去,只见第一回标题是“八万里外生至宝,六千万民生寄帝王”,这开篇立意高远,点名了出航的原因,最主要的是说明了远航的幕后决策人,所有功劳的缔造者——
朱元璋。
这可不是单纯拍朱元璋的马屁,而是因为这份功劳实在是太大,甚至有人已经在提议要将顾正臣封为圣人了。
这可不行,老朱还活着呢,就想当圣人,想啥呢……
大明要有圣人,那也必须是朱家的圣人,除非死后成圣。
再说了,朱元璋确实是这一切的缔造者,没有他的全力支持,大远航哪里来的蒸汽机船,哪里来的精锐水师,哪里来的自己去全力调配各种力量,荡平一切障碍,往返东西两岸?
最主要的是,功劳多给老朱,对天下安稳是一件好事,至少让百姓知道,皇帝为了他们能吃饱饭,是付出了很多的,这个皇帝当得是合格的,别看他有时候会杀一些人,手段还挺残忍,但土豆、番薯、玉米等等,都是因为他才能在这个时期来到大明……
吃水不忘挖井人嘛,以后吃饱肚子之后,也不要忘记了老朱的功劳。
顾正臣很惊叹罗贯中的文笔,该直接的时直接,该隐晦的时隐晦,该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