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类中的异类,比如景泰元年的举人贾俊,这家伙没中式之后就去了国子监读书,后来“试职”监察御史,之后一路攀爬,二十余年之后,在弘治年间竟成了工部尚书,这也是明代举人拜尚书的第一人。
这种例子极少,属于特殊情况。
加上官场还有“非进士不得入翰林,非翰林不得入内阁”的潜规则,更是没人提一嘴“非举人”如何的话。
显然,这个时候若是去礼部报名,就等同于自己断绝了未来的官途,兴许日后几十年都只能在底层摸爬滚打,别想有什么晋升的好机会了。
只是,正八品的官俸啊!
管楫有些心动,现下正八品的月俸可不是六石五斗,而是十三石!折算下来,一个月六两多钱钞,有了这笔钱,在京师城外租个房屋,安顿下来不成问题,也能养家糊口,补贴下家用了。
若继续回去再等三年,谁能保证三年之后自己能中式,谁能保证这三年时间日子会好过?
家人难熬,日子难过!
管楫深吸了一口气,沉声道:“我不想再等一个三年了,既然这次没中式,那我打算去教习军士。”
戴吉吃惊地看着管楫:“你可是咸宁大有希望的才子!”
“什么大有希望,再这样下去,唯一大的,只有年纪。”
管楫黯然叹了句,似乎想到什么,握着拳头道:“戴兄,从正德改中兴,从新马政到一条鞭法,从改俸禄到这新的判卷之法,我可以感觉得到,朝廷正在变,大明也在变!陛下正是用人之际,谁能说,教习军士就不能成一番大事?贾俊能以举人当尚书,我等就不能以举人为堂官了?”
戴吉没想到管楫竟会如此选择,但还是表示尊重,并拱手离去。既然没中式,那就回家吧,京师米贵,少留一天能省不少钱……
管楫沉思再三,也不准备等了,转身朝着礼部就去了,既然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