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舍弟诸葛亮 > 第74章 吴起李广霍去病之法,各有所用

第74章 吴起李广霍去病之法,各有所用(2 / 8)

他知道,诸葛亮所言非常符合如今的实际情况,不能强求对方预知未来。

但诸葛瑾也早就料到,弟弟会有这样的疑惑,所以他特地要强调一下:

“阿亮,有些道理,你还年轻,所以不明白。你太聪明了,以至于你觉得别人也是‘越老越做事练达,老谋深算’。

但事实上,天下并不是这样运作的。很多天纵之才,在少年时选定目标后,经过十年二十年磨砺,技艺便已到了人生巅峰,再往后可能就走下坡路了——

我指的不仅是武艺,也包括智谋。人老之后,继续成长的只有经验,而反应、巧思却会迟钝。

有些年长之人看似越来越成功,实则靠的是协调下属、慧眼识人、君子不器,以及地位威望的增长。正如高皇帝不擅将兵,却擅将将。

而年长之人的威望、人脉、调处手腕,这恰恰是我们年轻人学不来的。所以我们学东西时,不能盲目找这一领域最成功的长者去学,恰恰要学那些三四十岁、但确有独门专长之人。

关将军便是这样一位奇才,除了履历还不够、没有大兵团作战经验。但他的练兵基本功,绝对是天下顶级。”

这番话,果然让诸葛亮陷入了深深的沉思,刚刚十七岁的他,竟完全没想过这个问题。

诸葛亮咀嚼再三,豁然开朗:

“大哥所言……果然振聋发聩,我原先也总有一股傲气,觉得不管学什么,最好找当世最强之人。

没想到,其中还有这样一番道理,大哥,你怎么猜到我会不服的?你也没比我年长几岁啊。”

诸葛瑾笑了,他当然能猜到。

他有十几年的金牌讲师经历,怎么会揣摩不到学生的骄傲。

而且,诸葛瑾非常人间清醒,他知道,自己在这个问题上的眼光,是任何古人都比不了的。

这不是某一个古人的问题,而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