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瀑布,也无汲水之处,日久必然被围困饥渴而灭。
一旦笮融误以为我们是想设伏兵而弄巧成拙,又岂会舍得放弃这个诱饵?他躲过伏击后,必然分兵团团围困庐山北峰各面,哪怕山势险峻无法攻上,他也会觉得拖上十日八日,等山上的我军自行渴死。
到时候,我军若不想庐山上的兵马渴死,必然要从柴桑城中出主力去救援,笮融也就能实现逼迫我军野战的目的了。如此一来,他也就暂时不会再屠掠四野,祸害其他乡县的百姓。
而于我军来说,好处是可以按照原计划,多拖十天半个月,以地利消耗笮融士气、军纪。
坏处则是,最多也只能拖十余日了,不可能跟原先设想死守柴桑那般,想拖多久拖多久,日子一到,我们必须从柴桑杀出,救援庐山北峰大营的友军,里应外合击破笮融!”
关羽细细听完,眼神中越来越焕发出异彩,最后重重一掌拍在桌案上:“那便这么定了!原本哪怕一日都消耗拖延不得,我也打算与笮融决战、死战了。
现在能额外多拖十日,给我军多十天继续整顿军纪、士气的机会,此消彼长,我军必胜矣!就按这个方略办了!”
两人筹划已定,又去找到这几天并不过问军事的诸葛瑾,也聊了一下,诸葛瑾也是眼前一亮,对这个计划很支持。
诸葛瑾扪心自问,让他来揣摩这些计策,他还真就不一定揣摩得出来。
他怎么能想到“笮融有可能会用祸害其他乡县的办法来逼伱快速野战”呢?
这种弯弯绕,已经没有历史答案可以抄了。
不比原先淮阴之战、广陵之战,诸葛瑾是对着标准答案略作调整即可,那时的难度要低得多。
而既然诸葛瑾连前一点都没想到,也就更不存在想到后面“既然敌军要用一些筹码来威胁我军非野战应战不可,那就故意送他们一个难以吞下去的筹码,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