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的关东士大夫,普遍觉得西凉人连人都不算,只是一群禽兽。所以董卓李傕郭汜控制皇帝时的圣旨,统统都是废纸。
但李傕是国贼,曹操现在可还不是国贼呢。刘协东迁之后,中间有那么两三年,朝廷圣旨的效力和名声,是有过短暂回升的。
换言之,如果用后世人的上帝视角来看,196~198年发出的圣旨,比192~194年发出的圣旨,名声和效力明显要好一大截。后来要等衣带诏爆发,许都朝廷的圣旨效力,才重新跌回长安时期,再也指挥不动地方牧守。
可不能在圣旨效力回升期内,提醒皇帝想到王朗啊!这时候要尽量让王朗变成一个透明人。
否则就成了王朗手上原本只有一道没人见证的打印遗嘱,结果你非要提醒遗嘱人想起来、去换成公证遗嘱。那跟王朗打官司的相对方,不是在自己找不自在吗?
“可恶!刘备和关羽为什么会恰好只占我那么一点便宜,然后又点到即止、见好就收。难道那诸葛亮连这一点都算到了吗?如此黄口孺子,应该不可能吧?只是他运气好吧?!”孙策内心极为不甘,但又没什么办法。
吴景连忙在一边当和事佬,安慰孙策:“那孺子就是运气好罢了,我看,那诸葛亮无非是少年得志,不知轻重进退。听说许都朝廷封了诸葛瑾为丹阳太守,又封诸葛亮为丹阳郡丞。
诸葛亮肯定是想自作主张、撺掇关羽先斩后奏,这样夺下芜湖,他就能以芜湖为治所,实际上任了。他那大哥诸葛瑾,也能正式走马上任。
毕竟诸葛家此前只是碰巧征服了祖郎那山区六县,他总不好在山越人的地界上称丹阳太守吧?而芜湖是他们占领的第一个汉人聚居的、富庶的丹阳郡治下县城。他们想用芜湖来装点门面,完全就是少年心性。”
孙策被舅舅这么一劝,得知诸葛瑾诸葛亮只是少年得志猖狂,而非老谋深算,他的气也就消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