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舍弟诸葛亮 > 第100章 被迫两线作战的刘备

第100章 被迫两线作战的刘备(2 / 9)

果,显然是拉来了赵云及其部曲。刘备此番盛宴,也是为赵云、简雍、田豫等人而设。

宴席刚开,刘备都不等酒过三巡,就盯着赵云痛饮叙旧,不顾礼数,让已经离开近三年的赵云颇感局促。

好在刘备情商本来就高,派出简雍之前,诸葛瑾又跟他分析过赵云“兄丧期满后迟迟不归”的可能原因心态。所以刘备说话都尽量挑让赵云舒服的措辞来,话里话外无非是暗示

“子龙真是不慕富贵、但问对错的信义之士。当初因公孙瓒弑刘虞,而不能再侍奉之,又不忍因此直接背主另投,才回乡自守,兄丧期满后仍甘于清贫,足见志节。”

“此后没有来找我,想必也是因为看我已在徐州站稳脚跟,身居高位,怕再来锦上添花,会惹人非议,觉得不用自己出手,玄德公肯定也能抵定局面,也就继续坚守清贫。直到此番听说故主有难,仅余广陵一郡之地,才仗义前来扶危济困、雪中送炭。”

这几番话,借着喝酒娓娓道来,不疾不徐,听得赵云颇为感动,面子里子都有了。

他当初是被公孙瓒借给刘备的,不好直接长期投刘备,而且也确实遇到了兄丧。另一方面,公孙瓒弑主刘虞,大失人心,他也不好为公孙瓒卖力,就回老家赋闲了两年,谁也不帮。

这几点行为逻辑,确实是赵云本心。

至于刘备提到的“扶危济困、信义素着,只愿雪中送炭,不愿锦上添花、贪慕富贵”,赵云其实也没想那么多。

只能说他内心隐约有这样的节操倾向,但他读书不多,自己也总结不清楚。居然还是刘备帮他说出来了,赵云一边喝酒,一边也就只能“啊对对对”,表示自己就是这么想的,主公如此知我,云唯有肝脑涂地誓死报答。

赵云此番来之前,内心其实是有点心理负担的,怕刘备不能再如三年前那样和他推心置腹,引为知己,为这几年的际遇,想了很多说辞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