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舍弟诸葛亮 > 第118章 人心之归广陵,如水之归下

第118章 人心之归广陵,如水之归下(2 / 10)

募用的人里,有几个是他们的老乡呢,一起熟悉一下也好。”

好在诸葛亮及时解答了他的困惑:“将军放心,这些虽是渔船,但我也用了舭龙骨来减轻横摇——另外,这几艘小船全部头尾上翘,将军难道没看出来,它们在中轴上,都是有一根最粗大的木材纵贯头尾的,这就是主龙骨。

ps:因为临时调整了剧情,所以写得很慢,可能有些地方也不太通顺,还更晚了,见谅。过渡章节字数比较长比较杂。

尤其是蒋济胡质这俩计吏出身的,直接就交给诸葛亮安排,他要自己留在身边当个簿计或者书佐都行,或者分一个去芜湖给他哥使唤也行。

“可惜元龙不在此地,元龙酷爱鱼脍,可惜去年我记得子瑜提醒过他一次,说河鱼有虫,不当为鱼脍,纵然非吃不可,也该吃海鱼鱼脍。如今这种新网,只要去海里一拖,满满的都是深水海鱼,岂不美哉?”

不过,变软之后,倒刺的安装就有了点小问题,也不能再用竹刺,因为不耐久,折断后重新补缝很麻烦,所以诸葛亮目前用的是容易弯折缠绕的铁丝。

而且刘备本来就不在乎品种,他更在乎的是流刺网那巨大的产量。

——

坐在船上一边等航行,诸葛亮一边拿出渔网实物给刘备展示。

蒋济、胡质这些人,将来当然会有字,但现在确实还没。太年少了,属于刚刚入行的年轻税务统计小吏。

刘备粗略一扫,就发现这一网至少又是数石的渔获!估计都快接近十石了。

说句良心话,这些人哪怕是让诸葛瑾这个知道历史答案的穿越者、亲自来广陵郡主持人事工作,都未必能想到和发掘。

这一次的改进,却是把这些短板都补上了。

刘备也连忙一起介绍,唯恐冷落了对方。说此人倒是徐州人,名叫徐奕,算起来反而是诸葛兄弟的半个老乡,琅琊东莞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