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原本土黄色器物完全不具备的。
历史上所谓的青瓷,也不是一开始就能做到炉火纯青之色。南北朝时的青瓷,大多带有灰色或者黄色,这种情况要一直到唐朝才会消失。
说到底是烧瓷时炉温不够高、釉面材料里的氧化铁还原不够充分(氧化亚铁是青色的,如果所有氧化铁都在烧制过程中全部还原到氧化亚铁,那就颜色纯青了,不会再混杂黄、灰色调。)
诸葛家在豫章搞青瓷,说到底也才搞了一年,所以质量还需要慢慢进步,这是很正常的。拿半年前的鄱阳县景德镇产物来说,黄色和灰色的色调比例只会更高。
荆州与扬州也算接壤,贸易顺畅,富户也不少,此前黄祖之战结束后,就有少量豫章青瓷通过商贾流入,很快被荆州上层追捧。
连刘表、蒯家兄弟、蔡瑁这些人都在用,一时蔚为风雅。顺带着这些名士也学会了瓷器优劣的品鉴,知道色泽越是偏向纯青的越珍贵高雅、越黄的越土俗——
但实际上,这种风雅潮流审美,也是扬州那边来的商旅故意传播的,荆州名士们中招了都不自知,谁让确实越青的东西越稀缺呢。
眼前送给司马徽的这批,已经是诸葛兄弟挑了又挑,选了最新一批烧出来的、工艺最成熟、釉面还原最彻底的。这玩意儿还得看点运气,因为同一批次青瓷里面,每一件的还原程度也会参差不齐。
“太过了太过了,孔明这孩子,太多礼了,这是何必呢。”司马徽看了之后,连连摇头。他是真的亲自躬耕的人,对器用没那么讲究,见自己用的比刘表都好,觉得很不妥。
庞统却不容他推辞,还吩咐庄客取来刚煮沸的水,把茶壶茶盏都烫刷一遍,然后煎上庐山云雾茶,请司马徽品评。
司马徽抿了一口,也颇为好奇,那些豫章人到底是用了什么办法,在不破坏茶叶本身形状的情况下,就把那股涩嘴的味道给去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