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封江的借口么?
但诸葛亮料定,刘表肯定不敢明着得罪曹操,所以这个借口,估计只在荆州内部宣扬,甚至有可能都不敢主动宣扬,只是在竟陵、汉阳这两个封江的港口口岸县城被动使用一下。
所谓“被动使用”,就是不主动宣扬,只有在被封被截的商旅怨声载道、想要个说法时,才把曹操这块挡箭牌拿出来说事。如果没人问,甚至问的人档次资格不够,那就闷声封江不解释。
诸葛亮料定,刘表肯定也知道,这一借口迟早会散播出去,也有可能传到北方曹操的直辖领地。但只要做得低调、不主动宣扬、拨一拨动一动,那么这种风声的传播速度就会比较慢。
如果说刻意宣传的情况下,这些消息要半个月才能传到曹操的领地上、再有个十天才能被搜集、注意、传到许都曹操本人耳朵里。那么被动低调的情况下,可能两个月都传不出去,而传到曹操本人耳朵里,可能都三个月之后了。
到时候袁曹之间说不定已经撕破脸,黄花菜都凉了,一个过期没有时效性的消息,曹操听到也顾不上了。
没有时效性的情报,就不算情报。没有时效性的外交刺激,也不配算外交刺激。
可惜,刘表想低调,觉得只要低调拖延就无所谓。但诸葛亮却可以帮刘表高调,而且会探查刘表的真实想法,于是就有了后手。
刘备捋顺了前因后果后,连忙热切追问:“所以,这一个月里,子羽那边打探到了、刘表确实是被动拿曹操当挡箭牌?并未打算宣扬?而长绪那边,却顺利把这些消息,传到汝南了?”
诸葛亮终于得意笑了:“没错,正是如此,我让子羽负责打探消息、搜索分析民间商旅的反应和情报,确认我当日对刘表的推断,果然是准的!刘表的一切动作,全部与我的预期吻合!
而长绪那一头,也借着多次出使许都朝廷留下的沿途人脉,这一个月里又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