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我军内部对于奉衣带诏讨曹的动员,也要进行起来了,封江后,立刻向各级军官传达,说主公奉了陛下交给董承的密诏讨曹,谁助曹就是助贼!否则一旦打起来,我军自己不觉得自己是正义一方,多少也会有些违碍。”
关羽默然点头,鲁肃也是深以为然,还帮着解说:“确是如此,此前我军是为了勾引孙策上钩,很多东西要保密,所以内部动员时也不能说太清楚。
此前假装调广陵兵北上提防曹操,也只说曹操猜忌主公,没说更深层的原因。现在既然要开打了,必须把这些话都说开说透,将士们才能尽量士气高涨。”
诸葛瑾:“既然大家都同意,那我就分配一下。
动员军心、告知将士们全部真相,就交给云长了。时间仓促,战事随时可能开打,这些消息,务必在两三日内宣传到位,确保全军上下都知道,不至于觉得突兀。云长擅长治军,此事交给别人肯定来不及。
联络元龙、做好封江后的部署调整,就由子敬承担。至于派出使者去孙策那儿,假意拉拢孙策讨曹、把孙策逼入不义之地,就由我亲自安排。”
关羽和鲁肃对于分配给他们的任务都没有异议,但对于诸葛瑾自己的任务,却都有些担心。
关羽不无忧虑地说:“派谁去好呢?现在派出使者,不会被孙策给害了吧?毕竟他已经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鲁肃也提出了自己的顾虑:“若要派出使者,却不能是代表子瑜兄你的使者,得是代表主公的使者,所需的文书又该如何准备?”
面对这两个问题,诸葛瑾居然变戏法一样从袖子里掏出一个用火漆封好的竹筒,显然是早有准备:
“这里面就有主公劝说孙策与他合力、共讨国贼的文书,是以车骑将军、扬州牧的身份,下达给扬州治下各郡太守的。格式绝对没问题,上面还同时请孙策、朱治、徐琨这三郡太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