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艏的形状。斧刃的具体形状该造成什么样子,也不是诸葛瑾说了算的。
而是让人做了水池实验,以实验结果说话,最终选出破浪效果最好、最有利于航行的形状。
严格来说,斧头的刃跟斧柄应该是垂直的,而这种船头的铸铁圆刃跟船体龙骨是同轴的,所以更像是鲁智深或沙僧禅杖上那个铲刃。
此时此刻,随着关羽的主力舰队开始直来直去玩搏命打法,船头提升适航性的铸铁破浪铲刃纷纷撞在江东军的小船上,立刻在江东军的船阵上撕开了一个大口子。
那些极近距离上堪堪躲过铲刃撞击的战船,往往也躲不过关羽军大船舷侧那“乌鸦喙”一般的下砸钉板。
带着两尺尖钉的搭板,在两船交错而过时,恰到好处地重重砸下,顿时能砸断几根甲板木板,让两船再也无法脱开,随后就是关羽军弓弩手居高临下的密集攒射、丢燕尾炬和鱼膏罐。
一旦火势开始蔓延,关羽军的水兵就按照战前操练时教过的方法,抄起巨斧把搭板砍断,以免敌船上的火焰蔓延回自己战船上,然后全力划桨重新拉开距离。
这样的景象,在江阴段的长江湾江面上反复重演着,只要有了三五次,就会有十几次。
再往后,被打怕了的江东军艨艟队就会一被钉板扎住就果断举白旗高呼投降,示范效应一旦立威成功,恐慌蔓延起来是非常迅速的。
十几艘,几十艘,越来越多的江东军残败艨艟开始溃散投降。
关羽也终于在北翼孙策军舰队中杀出一条血路,把剩余的残敌也都分割包围。
血战之中,孙策军负责北翼艨艟、斗舰队的周泰,也再次身中数箭,重伤昏迷不得不退出战斗。让人不得不感慨此将领的命是真的硬,每次血战不利时都能中几箭,但每次都射不死,残血拖回去休养几个月又活蹦乱跳了。
把周泰部打崩后,关羽的主力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