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舍弟诸葛亮 > 第292章 一月定吴郡

第292章 一月定吴郡(3 / 7)

令继续严密封锁,不能让孙策一方的将领知道这个情况。

随后,关羽又仔细看了一下诸葛瑾跟他通报的几个细节情况。

这一世的官渡之战结果,跟历史同期稍微有点出入。一方面许攸投曹的时机发生了变化,所以曹操最终没能去乌巢烧粮——

历史上乌巢本就不是袁军的长期屯粮点,只是一个淳于琼运粮途中的临时过夜扎营地,所以营地防卫才那么差,几乎没有营垒工事。许攸的叛变,等于是把袁绍的运粮行程直接泄露给了曹操,让曹操能抓住途中的一个薄弱点。

但无论如何,曹操总会善用许攸带去的情报,无非具体手段更加随机应变一些。

最终,许攸的临阵泄密,对于曹操的翻盘,至少能占三成的诱因。而许攸变节带来的袁军恐慌、包括对士气的打击、猜疑链连锁反应,也能占到三成。

最后的四成责任,要怪到张郃、高览的变节。

说到底,袁绍这一世不是输在军粮被烧,也不是输在什么优柔寡断、“每次都选了错误选项”。主要是他内部内讧太严重,河北派和外来派人才势成水火。

曹操倒是能“兼听则明”,但前提是他麾下的人才没内讧啊!荀攸荀彧本就是一家子,其他说得上话的顶层文官人才也大多是荀彧拉来的颍川集团,或者干脆是没根基的寒门唯才是举客,只有一个新来的贾诩不是,但贾诩也知道自己地位低、不敢忤逆资历深的同僚,曹操当然能兼听了。

要是二荀郭嘉程昱等人也跟袁绍那群谋士一样互相攻讦拆台,曹操就想兼听也兼不了。

这也算给了同时代其他诸侯一个教训:要用世家大族,最多只能挑一个圈子里的世家大族重用,然后就要辅之以大量寒门士子、唯才是举来用。

如果全用世家大族,而且是各种门路出身的世家大族,那最后肯定要内讧,然后就跟当年“众正盈朝”的雒阳或长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