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舍弟诸葛亮 > 第309章 等对方快研发出来了,我们就开卖

第309章 等对方快研发出来了,我们就开卖(3 / 5)

倪的。

在汉末酷烈的战场竞争环境下,诸葛瑾觉得“机械结构”类在露脸后保密两年,配方能保密五年以上,工艺能保密十年,才属于正常的技术扩散速度。

当然,现在袁谭已经是盟友了,未来袁绍死后、形势进一步恶化,甚至还有可能会变成刘备的附庸,所以对袁谭的技术保密,可以稍稍放宽一些,把一些已经有扩散趋势、或是可以降低袁谭军备成本的技术,逐步放给对方。

比如,诸葛瑾已经知道,周瑜琢磨出了如何仿制神似于原版的葛公车,也学到了克制葛公车的主要战术,并且在官渡之战前就交给了曹操,曹操也用过了。

如今这些技术只有袁绍阵营还没彻底搞明白,既然敌人都会了而友军还不会,那就没必要保密了。

这次诸葛瑾直接把葛公车的造法,以及投石机的初步改良,还有系绳床弩加滑轮组的破葛公车守城器械,都交给了辛毗使团,把袁谭在这方面的能力,至少补强到跟曹操一样。这样后续守城就不会吃亏了。

这种做法,也有点类似于后世米国人的“技术统筹”。早在1950年代,米国人就搞过“巴统”,也就是巴黎统筹委员会,统筹“哪些技术产品可以对敌对阵营出口,哪些不能”。

在技术统筹之下,为了防止技术扩散,并不是所有高科技都一律不许卖的,而是要斟酌侦查敌人的科研进度。

当敌人快要自主攻关突破的时候,突然放开管制把原先很稀缺很贵的东西放开销售,有时候反而能冲垮敌人的自研信心,让敌人的自研回不了本,多来几次后反而能把敌人培养成“造不如买”,打断其科研体系的回血反馈。

就好比后世中国人造不出盾构机的年代,德国海瑞克能卖你几亿美金一套,当中国人快造出来的时候,它直接降价到几千万,一下子低一个数量级,就是想冲垮自研。

袁谭如今也是这种情况,既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