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块的面积,本来就不用考虑活动方不方便的问题。
反正诸葛瑾也没指望让普通士兵靠钢甲保护全身,只要重点防护就好了。用钢铁保护四肢,那是将领和中高层军官才有的待遇,继续指望老式的鱼鳞玄甲就好,每片甲叶多费点工时、材料损耗,也是没办法的。
对于负责攻坚的精锐士兵,四肢还是只能指望厚实的布料或皮革来确保防护。于是就产生了今天辛毗看到这种试验品。
辛毗听说此物还在试验,一两年之内都未必能装备部队,更不可能增援袁谭,不由有些失望。
但他很快也意识到,这多半是刘备对袁谭听话程度的一种考验。这才眼巴巴赶着把刚刚试验阶段的好东西,拿来显摆一下,吊人胃口。
而且袁谭缺乏钢铁工业,也没有高效加工灌钢的生产工艺,就算把概念告诉他他也模仿不了,没这个工业产能。
以袁谭自己的钢铁产量,有这材料,多造点老式的两当铠比什么都实在。
辛毗也只有在羡慕的眼光中,结束了对兵工厂的参观。
后续还有些用“卷笔刀”量产枪杆和箭杆的展示,还有一体成型长戟刃部的工艺展示,辛毗看了也都啧啧称奇,但冲击力已经没有一开始那么大了,他都习惯了。
其中也就新式的长戟稍微值得一提——汉朝原本的戟,绝大多数都是一个长矛的矛头,加上一个戈的横刃小枝,矛头直接插在锚杆上,然后在杆子顶端再开个槽,把横的戈刃插进去固定好。
这样既能横着钩啄,又能直捅刺杀,就是一柄合格的戟了。(注:不上图了,直接百度百科都能看到图,很常见)
演义里吕布用的“方天画戟”,其实是很晚近、很小众的一种戟。
给士兵们使用的戟,就是单纯的“矛+戈”模式,包括袁绍身边亲卫的“大戟卫士”,用的也是这种。所以戟兵的战斗力肯定是高于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