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琳乍一听大吃一惊,觉得这事儿没有可操作性。
双方都打死打活整整两年了,袁绍都死了,怎么可能趁丧求和?
虽说过去几个月,曹军在魏郡也确实碰到了硬骨头。曹军摸到了邺城附近,也对着邺城的东侧发起过攻势,但始终没能彻底包围邺城,而那些攻势也都是踢到了铁板上,让曹军死伤了不少人、劳而无功。
哪怕这一世的曹操已经掌握了葛公车这种攻城器械,而袁家一方,至今只有袁谭的势力完全掌握了破解葛公车的守城战法、打造有相应器械,袁尚一方并没有掌握。
可这点小变化带来的蝴蝶效应,依然弥合不了邺城天下坚城、难以攻克的特性。
但仅凭这点挫折,就导致曹操退兵议和,绝对是不至于的。
对曹操而言,强攻不了还能围城呢,只要再努力半年三个月,把魏郡其他地方慢慢蚕食,把邺城围了,迟早有破城的时候。现在退回去,等邺城城内补给了粮食,到时候又要从头再来。
以陈琳朴素的军略智慧,都想到了这一点,所以他觉得:肯定有阴谋。
好在杨修口舌倒也便利,很快就给双方找了个台阶下。
他如实吐露了曹操的一些要求,让陈琳稍稍觉得曹操的企图也不是那么虚伪。
世上最难辨别的,就是真话里面掺杂着假话,尤其是九真一假那种。
杨修诚恳说道:“曹公愿意与袁三公子议和,当然不是直接退兵,他愿意让出占领的冀州各郡,但袁家也要让出原本占领的、位于黄河以北的司隶各郡。
从领土上说,曹公让出冀州四个郡,只换司隶的河东、河内两郡,是朝廷吃了亏,这也是朝廷对袁家和解的善意。
但朝廷毕竟是朝廷,休战必须体现朝廷的尊严。袁大将军在世时,崖岸自高,不肯退让,才导致河南河北兵凶战危,百姓凋敝,生灵涂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