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舍弟诸葛亮 > 第332章 城下之盟(三更)

第332章 城下之盟(三更)(2 / 7)

虽然年轻,但也已经看出来了,曹操在“袁家将来如何向朝廷上表求和”的措辞上,是允许灵活变通的。

所以辱及先父的问题,肯定可以避免。哪怕有些决策是袁绍做的,他也可以避重就轻说是“先父已经重病昏迷期间,被奸佞假传”等等,借口总是好找的嘛。

只要曹操不揪着这一点,名声的问题就有两全的可能性。

至于让他和大哥板上钉钉成仇,把那几個投奔了大哥的谋士统统打成贼臣,这一点袁尚本来也不是很抗拒。反正他不这么干,郭图和辛评辛毗兄弟也是不可能回心转意的。

只是崔琰之类原本只是骑墙的、因为看不惯自己和母亲做派而走的人,有可能因此被逼到大哥那里,甚至被逼到刘备那里,那也是没办法的了。

如果不出这一档子事儿,崔琰等人原本有可能会选择归隐、中立,两不相帮。

最后,父亲的身后名虽然可以避免受损,他自己也可以避免不孝的恶名,可自己的软弱之名却是免不了的。

不管怎么说,对朝廷上表服软,都会有损袁尚的威信。

“二位先生觉得,我该如何回复曹操?”

场面寂静了一下,逢纪见审配不开口,就担下了这个责任,试探着说:

“既然主公不是特别反对,不如先让孔璋代作一表,作为对朝廷和解的伏辩,措辞尽量委婉,把本初公的责任摘干净。写完之后,主公先过目,觉得没问题,再拿去给杨修过目。

如若杨修能代替曹操拍板,那么这一点上就可以谈妥了。剩下的,就是土地交换和具体交割方式的问题。

曹操此前的开价,就是用从冀州中部四郡撤军,换取我们从河东河内全境撤军,依我看,在这个领土上,还是可以再讨价还价一些的。

而且曹操现在都摆明了想挑拨我军和大公子的矛盾,那我们也没必要藏着掖着了,可以大大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