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舍弟诸葛亮 > 第340章 落荒而逃李曼成

第340章 落荒而逃李曼成(2 / 7)

才一时疏忽,以后一定乖乖称呼校尉。

毕竟周瑜归顺刘备之后,此前还寸功未立,能让他保留校尉的头衔,已经是刘备用人不疑了。周瑜本人对于如今的待遇并无怨望,他可不想被那些大大咧咧的老部下害了。

做完了规矩,周瑜回到舱内,对着海图勾勾画画了几笔,又陷入了沉思,自言自语道:

“若是我用兵时,既然知道沿岸各地都站不稳脚跟,容易被水军优势的一方集中兵力各个击破,那就该快速退兵。

但观李典、孙观反应,他们的退兵很是迟缓。只是先把小股的部队集结起来,每個点驻扎数千人,然后由北向南徐徐逐次撤退。每处相隔七八十里,约是一日的强行军路程。

两三百里的海岸线,如今一共形成了三个孤悬的据点,包括这日照港在内——李典就不怕我集中兵力,揪住其中一个点痛击,将当地的曹军歼灭么?还是他觉得,把每处的兵力增加到四五千人,就足以长期固守了?”

前几天,周瑜第一次袭击日照港的时候,动用的登陆兵力确实不多,当时岸上成建制集结的曹军也就两千多人,周瑜一鼓作气集结了五六千人,形成了局部的绝对优势兵力。

登陆列阵后一拥而上,曹军在这些海港又没有建设坚固营寨,才被一口气击溃。

周瑜心中暗忖:若是李典觉得,我只有这么多兵力,所以他也把部队集结起来,每处有四五千人,然后再构筑木栅夯土营垒,就可以固守避免被攻破,那也是有可能的。

但这种想法,未免有些被动,就如同算盘珠子,拨一拨才动一动。

如果自己能够一次性集结起上万人的海船水军呢?到时候聚集四五千人抱团,还不是会被优势兵力碾压、白白多损失一些?

周瑜想知道的是,为什么李典孙观都想到要撤军了,还不一次性撤个爽快,而是这么慢吞吞的、分步撤。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