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后的一个半月内,夏侯渊又输了三阵、多折损了七千人马,曹操也是郁闷不已。
虽然每一战的损失都不是特别大,但连续的小败,也太伤士气了。
一时之间,连许都朝廷都出现了一丝人心浮动,好多隐秘的角落,都有不满曹操的人在那儿传言:曹操虽有枭雄之姿,却也只能赢赢袁绍,遇到刘备,那就连战连败了。
曹操对于这些嚼舌头自然是一笑置之,他的信心也绝不会被闲言碎语所打击。
他很清楚自己之前的一连串失败,是因为战场经验没切换过来,部队不适应山地战和沿海战。
胜败乃兵家常事,只要好好吸取教训,总结经验,来日再战必胜!
有一说一,汉末群雄当中,曹操和刘备,算是心态最好的两个了,天下其他诸侯跟他们相比,都没有这种百折不挠。
有些诸侯开局家底挺厚实的,但就是一场大败都输不起,输了直接一蹶不振了。
曹操在接受了失败后,自己先复盘分析了一下,然后就非常开明地选择向前看,不再纠结。
接到败报后几天,他就召集了二荀,闭门商议下一阶段的对策,复盘一下全局局势。
曹操本就不喜欢废话,主要谋士一到齐,他就开门见山相询:
“妙才在琅琊又败,额外折兵数千,已经下定决心要用奉孝之策,假泰山诸贼之名,南侵东海,寻刘备军野战破敌。
此策也已预先绸缪了一两个月了,要实施倒也可以随时实施——不知文若、公达可有异议?”
荀彧、荀攸纷纷表示,此策并无违碍,可以施行。该提示的风险,荀彧之前也提示过了,既然曹操觉得无妨,没必要再老生常谈。
荀彧只是持重地补充了几句,劝曹操别对郭嘉的备选方案期待太高。
“还请明公明鉴,奉孝之谋虽然并无错漏,但时移则势异。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