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培养发酵酸奶和老面的乳酸菌/酵母菌”这一类项目往下搞。
在华佗丰富的医学经验积淀加持下,华佗很快把他新学到的理论、操作,和几十年行医的经验结合起来,揭示了一些此前诸葛亮都未曾想到的发现。
比如,当初诸葛亮搞曲蘖和酸奶乳酸菌研究的时候,只是发现了“高温可以杀菌,可以去掉面团、酿造谷物和牛乳里原本的干扰杂菌,纯化培养环境”,然后诸葛亮也没往下深想。
但华佗却不一样,他是一辈子跟传统医学理论打交道的,他很快发现,不仅高温可以杀菌,而且温度、湿度的细微变化,也能影响菌落繁殖的快慢、增抑。
然后,他就把诸葛家的微生物科学知识,和传统医学的“风寒湿”三毒结合起来,推论出“之所以风寒湿会致病,是因为风代表干冷干热,而寒湿代表湿冷,温度和湿度的变化组合,可以抑制或促生病菌”。
这一发现,可就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然后华佗整整一年半,都醉心于研究各种微生物繁衍和温度、湿度变化之间的关系。就这,也才研究了九牛一毛而已。
但这九牛一毛带来的产物,却是非同小可,润物无声。
就比如关羽如今学诸葛家的人那样喝酒、喝奶,都得弄个东海郡水晶打磨的酒液温度计,插在温奶或煮酒的水浴锅里,
严格按照诸葛瑾和华佗切磋出来的温度标准搞:“奶制品加热不能超过五十度,以免杀死乳酸菌。煮酒时最高温度不能低于六十度,这样既能最大程度保留酒味,又不至于喝了后手抖目眩”。
至于水晶温度计是哪里来的……其实也是华佗去年搞相关实验遇到瓶颈后,向诸葛家的人请教切磋,然后诸葛瑾就帮他出了个主意。
诸葛瑾前世是理科金牌讲师,对于温度计的原理当然了然于胸。他知道简单易搞的温度计,无非是水银和酒精两种媒介。
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