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云长你可要有光靠下邳、东海二郡兵力抵挡此论攻势的心理准备,甚至公瑾那边的数千水军,也最好不要拉到岸上以己之短攻彼之长。
水军训练不易,我们如今的水军都还要学习海上操船操帆、精挑细选能抗风浪颠簸的士卒来充任,随随便便用于陆战野战、填充防线,那就太浪费了。”
诸葛瑾有条有理,先帮关羽把敌我强弱、兵力比例大致盘算了一下。
此前第一阶段的战损,曹军确实远高于刘备军,大约是三倍以上的交换比。刘备军伤亡战损加起来四千余人,还有一半是周瑜那边攻击李典、孙观损失的。
毕竟周瑜那条线打的是沿海登陆、主动进攻的模式。一开始冲锋陷阵、撕开敌军防线的过程中,伤亡是免不了的。全靠绝对优势兵力撕开口子、打崩敌军心态士气后,掩杀扩大战果。
相比之下,高顺和鲁肃守城的那两处战场,每一处伤亡都能控制在一千人以下,那才是真正的以逸待劳、稳坐泰山。
可惜,第一阶段战役的杀伤比虽然好看,但刘备军的兵力调度是处在弱势的,琅琊驻军赢了,也不便调到东海战场来。这么一分析,关羽的兵力劣势就比较大了。
关羽显然也有一点这方面的觉悟,只是此前账没诸葛瑾算得这么清楚仔细。另一方面,也是关羽大无畏的心态,让他懒得去纠结,反正不管有多少兵,这一仗都得打。
就像埃吉斯二世那句名言:当斯巴达人听说有敌人的时候,从来不问,有多少。而是问,在哪里。
此时此刻,稍稍冷静盘算了一下后,关羽便摸着护髯套,沉吟追问:
“虽说琅琊的兵马被隔绝在北边,而且出沂蒙山进入平原的道路,容易被曹军堵截,但也不至于完全无法调动吧?
我以为,最多是赶不上曹军南下后的第一战,但只要我第一战能顶住,后续包抄追击、扩大战果